7月20日,首个艺术群展“飞越之线,为了可能的世界”在德基美术馆当代艺术特展厅举行预览日活动。据了解,此次群展是由知名策展人张尕策展,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研究院提供展览学术支持,汇聚了众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十多位艺术家们创造的世界,实现了跨国界、跨代际、跨媒介的有机融合。艺术家们以各自的创作视角结合AR技术、人工智能、影像技术、生物技术、机械技术、网络与信息技术等不同时代下前沿的科技手段,呈现一系列装置、影像、动力机械、电脑编程、互动光影等作品,展示中国及国际当代艺术家最新创作中的多元、多重世界,思考、探索后疫情时代中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可能。
德基美术馆首个当代艺术大展
德基美术馆,是由德基集团创立的非营利艺术机构。依托南京一脉相传的历史积淀和丰富浓厚的文化底蕴,在全球化语境中,立足本土,面向世界,以开放的姿态和前沿的视野探索美术馆的新模式。自2017年开馆以来,与知名艺术家或艺术团队合作,以三个月为期举办多场兼具学术性及影响力的艺术展览。经两年有余的开放时间,美术馆于2019年底,宣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。
2021年,德基美术馆全新升级,致力于建设跨越文化与时代边界的综合性艺术机构和文化平台。美术馆从全球视野、当代语境、在地性文化表达出发,以开放和创新的方式,向观众呈现其丰富、多元的研究与展览体系。
德基美术馆偏重展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,此次艺术群展是其首次接触现当代主题,定位新媒体科技艺术大展,为前来看展的观众展现了多维艺术空间和六大科学领域,聚焦未来和生存等多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话题,集结了雅克布•库兹克•斯泰恩森、皮埃尔•于热、张培力、周啸虎等15位蜚声国际的大师级当代艺术家的重磅作品,呈现了一场当代艺术盛典。
科技与艺术共想,主题召唤未来“多重世界”
针对本次展览的主题“飞越之线”,策展人张尕有自己的看法。“在冲突爆发、瘟疫肆虐、市场低迷、生态困顿的危情之中,一条飞越之线为陷入困境的人们带来了一抹珍贵的机会与希望。这条飞越之线并不仅仅是撤退、迂回亦或防守之路,它同时也是参与和进取的前沿,好似游牧式的进击,是突破后的重组、激发新生事物的机遇。”
受启于法国哲学家吉勒斯•德勒兹(Gilles Deleuze)和费利克斯•瓜塔里(Felix Guattari)所提出的“逃逸线”概念,张尕认为,“流行病和灾祸、资本的贪婪和生态灾难、爱与仇、人工智能的聪明和人类的愚蠢不过是集合体(的排列)罢了。”
多元宇宙或许在人们看来始终是超现实的想法,但是在艺术家们的世界中早已实现。文学与艺术,超越过去、现在与未来的对立,解除身体的规训与层级化的集体性编码,也避开对于世界前景无意义的定性争论。“多元”和“共想”在本次展览中得到了全面且深刻的体现。
跨国界、跨代际、跨媒介有机融合
本次参展艺术家皆为各自领域国内外的先锋者,有多位是威尼斯双年展的常客,并且在整个国际艺术界影响深远。例如,黑特•史德耶尔曾在2017年居全球“艺术权力100”榜首,皮埃尔•于热是法国国宝级的先锋当代观念艺术家、托马斯•萨拉切诺作为艺术界的“蜘蛛侠”被国际公认为是在艺术作品中最早运用高科技的艺术家之一、克里斯塔•佐梅雷尔和劳伦•米尼奥诺是交互艺术的先驱。参展的中国艺术家还包括 “中国录像艺术之父” 张培力、中国视频动画的前沿艺术家周啸虎,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览受邀参展艺术家陆扬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“飞越之线,为了可能的世界”所展出的作品大多是在国内首次亮相。黑特•史德耶尔的《莱奥纳多的潜水艇》是2019年威双参展作品,亚历克斯•达•科特的《东方运动》是在疫情的全球阻断下,由艺术家远程指导在本地搭建完成。同样能体验到一种全球互联的还有多里安•高迪本次带来的《Love Actually》,该作品的物理本体将置身于美国纽约,届时走进德基美术馆的观者可以与装置、与地球别处的人们实现远程的实时互动。于是人与人在网络上“神奇地”实时连接起来,打破时空,让陌生人也可以进行亲密的接触 —— 这也是作品《Love Actually》依据本次展览特别定制的体验。
7月21日,“飞越之线,为了可能的世界”将正式面向大众开启展览,德基美术馆将与策展人、艺术家一起,以不同媒介与不同主题的艺术实践畅想未来的“多重世界”,带领观众思考与探索人类与世界未来情态可能性的机遇与希望。
实习生 张雨瑄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