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•读彻《送郎癯入匡山》:“偶向匡庐去,安禅第几重?”
清•黄景仁《题上方寺》:“试问安禅者,能忘入世情?”
琪树:为仙境中的玉树,传说天台山上有之,应指云锦杜鹃。天台山华顶常年有雾淞,森森林木皆挂冰凌,如玉树琼花,为江南之奇景。
东晋•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建木灭景於千寻,琪树璀璨而垂珠。”
石桥:天台山石梁古称石桥,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“花岗岩天生桥”,梁长7米,宽不盈尺,万山关键,世所罕见。
东晋画家顾恺之《启蒙记》载,天台山石桥,路径不盈尺,长数十步,步至滑,下临绝冥之涧。
唐玄宗李隆基作有《石桥铭》:“梁园胜躅,碣馆佳游。苔深石暗,山斜路幽。桥非七夕,节是三秋。爰停弄杼,共此淹留。”
台州王司马:指的就是诗人的好友,时任台州司马的王谟。
“天生石月架空虚”句:形容石梁万山关键,架空而生。空虚指天空,亦指空旷冥漠。
龙髯:喻松叶,又指龙之须。
典出《史记•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馀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龙髯,龙髯拔,堕,堕黄帝之弓。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与胡髯号,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,其弓曰乌号。”
贯珠:贯通。
唐•李华《著作郎壁记》:“ 胡谕德游刃诗骚, 韦庶子贯珠今古。”
攀折:拉折、折取。
南朝•梁简文帝《折杨柳》:“杨柳乱成丝,攀折上春时……曲中无别意,并为久相思。”
唐•孟浩然 《早梅》:“少妇争攀折,将归插镜台。”
明•吴承恩《贺阎双溪令嗣登科障词》:“宝树摩云,珠袍挹露,早向九霄攀折。”
元孚
禅宗僧人,唐代宣城开元寺僧。早年曾游天台山,又历游五岳。文宗时任宣州开元寺住持。
宣宗大中年间住长安左街保寿寺,以文章应制,为内供奉。
善诗文,与许浑、陈陶均为诗友。
除了《天台山石桥铭》外,唐大中九年(855年)他写了这首《游天台诗》,寄给友人时任台州司马的王谟。
王谟奉和元孚大德《游天台诗》:
华亭髙峰接太虚,承攀琪树赋垂珠。
当时惟有建公在,老宿如今一半无。
王谟,大中时人,与释元孚同时。为中散大夫,台州司马。唐大中九年(855年)岁次乙亥八月丁丑六日壬午重题以纪他年之事
石梁飞瀑
“石梁飞瀑”,曾被宋代书画家米芾誉为“第一奇观”。
石梁是花岗岩天生桥,长7米多,厚近5米,脊面隆起,窄处宽仅20厘米。梁下空洞高约2米,瀑布高30多米,恰似天上银河倾泻而下,飞流直下三千尺。梁以瀑险,瀑因梁奇,世所罕见。
四周林木苍翠、修竹葱郁,昙华亭红墙黛瓦,掩映于石梁上空绿荫丛中,仿佛天上宫阙。
石梁景区集天下山水奇观于一体,李白、孟浩然等著名诗人都为此留下不朽的诗篇。
这里是“唐诗之路”的精华段和目的地、五百罗汉的道场、中国第一部武打片《少林寺》及《少林俗家弟子》、《射雕英雄传》等多部影视片的主要拍摄地。
摄影:林奕、牛哥 等
诗路天台┃《国清寺》 北宋·夏竦
诗路天台┃《桐柏观》 北宋·夏竦
诗路天台┃《赤城》 北宋·夏竦
诗路天台┃《天台道中》 北宋·夏竦
诗路天台┃《送人》 北宋·夏竦
诗路天台┃《桐柏宫留题》 元末明初·张昱
诗路天台┃《题国清寺三隐》 元末明初·张昱
诗路天台┃《明岩寺》 元末明初·张昱
诗路天台┃《游天台山回,别省院诸公》 元末明初·张昱 诗路天台┃《题桐柏宫》 元末明初·张昱
诗路天台┃《入天台山留别王河秀才》 明·孙一元
诗路天台┃《寻天台山水》 明 · 孙一元
诗路天台┃《台山篇》 南朝(梁)• 李巨仁
诗路天台┃《天台纪游 六首 华顶归云》 清 • 魏源
诗路天台┃《幽溪雪瀑》 明 • 释传灯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